17條pcb布局法則,輕松搞定80%以上的設計
12、電平變換芯片如rs232靠近連接器(如串口)放置。
13、易受esd干擾的器件,如nmos、cmos器件等,中山pcb設計,盡量遠離易受esd干擾的區(qū)域如單板的邊緣區(qū)域。
14、時鐘器件布局:1晶體、晶振和時鐘分配器與相關的ic器件要盡量靠近;2時鐘電路的濾波器(盡量采用“∏”型濾波)要靠近時鐘電路的電源輸入管腳;3晶振和時鐘分配器的輸出是否串接一個22歐姆的電阻;4時鐘分配器沒用的輸出管腳是否通過電阻接地;5晶體、晶振和時鐘分配器的布局要注意遠離大功率的元器件、散熱器等---的器件;6晶振距離板邊和接口器件是否大于1inch。
15、開關電源是否遠離adda轉(zhuǎn)換器、模擬器件、敏感器件、時鐘器件。
16、開關電源布局要緊湊,輸入輸出要分開,嚴格按照原理圖的要求進行布局,不要將開關電源的電容隨意放置。
17、電容和濾波器件:1電容務---靠近電源管腳放置,而且容值越小的電容要越靠近電源管腳;2emi濾波器要靠近芯片電源的輸入口;3原則上每個電源管腳一個0.1uf的小電容、一個集成電路一個或多個10uf大電容,pcb設計外包,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增減
pcb設計布局布線完成之后,考慮到后續(xù)開發(fā)環(huán)節(jié)的需求,pcb設計原理圖,需要做如下后期處理工作:
1drc檢查:即設計規(guī)則檢查,通過checklist和report等檢查手段,重點-開路、短路類的重大設計缺陷,檢查的同時遵循pcb設計控制流程與方法;
2dfm檢查:pcb設計完成后,無論是pcb裸板的加工還是pcba支撐板的貼片組裝加工,都需要借助相關檢查工具軟件或checklist,對加工相關的設計進行檢查;
3ict設計:部分pcb板會在批量加工生產(chǎn)中進行ict測試,因此此類pcb板需要在設計階段添加ict測試點;
4絲印調(diào)整:清晰準確的絲印設計,可以提升電路板的后續(xù)測試、組裝加工的便捷度與準確度;
5drill層標注:drill層標注的信息是提供給pcb加工工廠pe的加工要求圖紙,多層pcb設計,需要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drill加工信息的準確性與完備度;
6pcb設計文件輸出:pcb設計的文件,需要按照規(guī)范輸出為不同類型的打包文件,供后續(xù)測試、加工、組裝環(huán)節(jié)使用;
7cam350檢查:pcb設計輸出給pcb加工工廠的cam文件也叫個本文件,需要使用cam350軟件進行投板前的設計-工作。
pcb設計后期處理更需要細致、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設計的同時、輸出的設計文件會指導后端加工制造,準確度是硬性要求。
設計pcb電路板的10個簡單步驟
步驟1:創(chuàng)建原理圖
無論是從模板生成設計還是從頭開始創(chuàng)建電路板,起初都是從原理圖開始。 原理圖與新設備的藍圖相似,了解原理圖中顯示的內(nèi)容非常重要。 首先,原理圖向您顯示以下內(nèi)容:
設計中使用了哪些組件
組件如何連接在一起
不同原理圖中的組件組之間的關系
上面的zui后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復雜的設計可能會使用分層示意圖。 如果您采用分層方法進行設計并將不同的電路塊放置在不同的原理圖中,則可以在新板上加強重要的組織。 您可以在ontrack podcast上從carl schattke了解更多有關---設計的原理圖的價值。
與直接在板上進行設計相比,不僅電路互連更容易定義和編輯,而且將原理圖轉(zhuǎn)換為電路板布局要容易得多。 對于組件,pcb設計軟件具有廣泛的零件庫數(shù)據(jù)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