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圓形、異形截面的滌綸長絲或短纖維紗線織成的具有真絲外觀風格的滌綸面料,具有價格低廉、抗皺免燙等優(yōu)點,頗受消費者歡迎。常見品種有:滌絲綢、滌絲縐、滌絲緞、滌綸喬其紗、滌綸交織綢等。這些品種具有絲綢織物的飄逸懸垂、滑爽、柔軟、賞心悅目,同時,又-滌綸面料的挺括、耐磨、易洗、免燙,美中不足的是這類織物吸濕透氣性差,穿著不太涼爽,為了克服這一缺點,現已有更多的新型滌綸面料問世,如高吸濕滌綸面料便是其中的一種。
摘要:
滌綸織物用分散染料印花,選用主要用分散染料升華溫度過低的,會在熱熔固色時沾污白地固色率不高的,后處理水洗時又會沾污白地。烘干后,可采用高溫高壓蒸化法、熱熔法或常壓高溫連續(xù)蒸化法進行固色。
1高溫高壓蒸化法:在密閉高壓汽蒸箱內,于125~135溫度下,蒸化約30min蒸汽過熱程度不高,接近于飽和——纖維和色漿吸濕較多,溶脹較好,有利于分散染料向纖維內轉移,滌綸印花面料,水洗時漿料也易洗除。
滌綸在130和含濕條件下,纖維非晶區(qū)的分子鏈段運動加劇,有利于分散染料在纖維內擴散、分散染料升華溫度大都遠高于130,所以固色時不會產生升華沾色問題,因此相對分子較小、升華溫度較低的染料也能適用,染料品種選擇的范圍較廣,染料的給色量較高,織物手感較好,滌綸印花加工廠,可適用于易變形的織物如仿綢制品及針織物等的固色間歇式生產,適宜于小批量加工
2熱熔法:為了防止染料升華時沾污白地,同時又要求達到較高的固色率,熱熔溫度必須嚴格按印花所用染料的性質進行固色,熱熔時間一般為1~2.5min,對織物手感影響,-是對針織物影響更為明顯,不適用于彈力纖維織csgia物常壓高溫蒸化固色法以過熱蒸汽為熱載體,滌綸印花面料價格,固色溫度可降低至175~180,可供選用染料較熱熔法多,但固色時間較長,約需6~10min在過熱蒸汽環(huán)境中,容易保留溶脹糊料的水化水,在濕熱條件下,纖維較易溶脹,有利于分散染料通過漿膜轉移到纖維,過熱蒸汽熱容比熱空氣大,蒸汽膜的導熱阻力也較空氣膜小,使織物的升溫較快,溫度也較穩(wěn)定。
在高溫高壓染色時,分散染料對滌綸纖維的上染過程可分為以下個階段:
(1)分散染料在染液中隨染液的流動逐漸靠近纖維界面,這階段分散染料的性質和狀態(tài)基本無關,溶解狀的染料分子和懸狀的染料顆粒都一樣隨染液流動,轉移速度決定于溶液溶液流速。
(2)由于纖維表面存在著不易流動的動力學邊界層,當分散染料進入動力學邊界層靠近纖維界面后,主要靠自身的擴散接近纖維。這階段轉移速度不僅和溶液流速有關,滌綸印花,還和分散染料的擴散速度有關,因此,溶解狀的染料分子比懸浮體及-體擴散快得多,分散染料的溶解度和分散狀態(tài)對這階段的轉移速度有較大影響。
(3)分散染料靠近纖維界面到它們之間的分子作用力足夠大后,分散染料迅速被纖維表面吸附。這個階段的轉移速度主要決定于纖維和染料分子的結構和性能,也和界面溶液的性質有關。其中染料的溶解度和分散狀態(tài)有較大影響,染料溶解度和染料分子與纖維作用越大,吸附速度越快。
(4)分散染料被吸附到纖維表面后,在纖維內產生一個濃度差或內外染料化學wei差,染料將向纖維內部擴散,這里的擴散速度主要決定于纖維化學和微結構,也和染料分子結構及濃度有關。纖維無定型區(qū)含量較高,孔隙大或自由體積含量多,染料溶解度高,擴散速度快,因此,此階段的染料擴散速度直接和纖維被溶脹或增塑程度、分散染料在纖維中的濃度有關。溶脹或增塑程度高,纖維外層分散染料濃度高,擴散就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