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鋼加固需要滿足哪些構造要求
1、采用外包鋼法加固梁、柱時,應將原構件截面的棱角打磨成圓角,以使型鋼與混凝土之間在注膠后能相互粘合。
2、采用外包鋼法加固鋼筋混凝土構件時,型鋼表面應抹厚度不小于25mm的高強度等級水泥砂漿作防護層,也可采用其它具有防腐蝕性和防火性能的飾面材料加以保護。
3、外包鋼法兩端應有---的連接和錨固,對柱的加固角鋼下端應錨固于基礎中,上端應伸至加固層的上一層樓板或屋面板底,對梁的加固,梁角鋼應與柱角鋼相互焊接,---時還可加焊扁鋼帶,使柱兩側的梁相互連接。
4、用外粘型加固法時,角鋼厚度不應小于5mm,加固,角鋼邊長對梁不應小于50mm,對柱不應小于75mm,沿梁。柱軸線方向應每隔一定距離用扁鋼制作的綴板與角鋼焊接。綴板截面不應小于40mm*4mm,其間距不應
粘鋼加固和灌鋼加固有何區(qū)別?
目前,結構膠在工程加固領域使用較多。以加固用粘貼鋼板的結構膠,從施工方式上有粘貼型和灌注型兩類,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粘鋼加固和灌鋼加固。粘鋼加固和灌鋼加固雖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還是有各自的適用性,不能等而化之,F(xiàn)在,小q跟大家聊聊兩者加固方式的區(qū)別。
一、膠體不同
粘鋼加固用粘鋼膠,粘鋼膠要有---的觸變性,這是關系到膠水施工便利性與省膠的一個指標。
灌鋼加固時應選用粘度低、流動性高、易于施工的結構膠進行施工,---施工可灌注性,更節(jié)省成本。
二、使用范圍不同
粘鋼加固適用于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大偏心受壓構件和受拉構件的加固,且在采用粘貼鋼板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時,需要在對加固之前對所加固構件進行卸載處理。
灌鋼加固又叫外粘型鋼加固法,在使用過程中優(yōu)先選用厚度不超過5mm的角鋼將所需加固的混凝土柱或梁的四邊進行包裹,用來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柱或梁的截面承載力和抗震能力。
三、加固材料不同
粘鋼加固,所選材料寬度不宜大于100mm,當采用手工涂膠時,所使用鋼板厚度不應大于5mm。采用壓力注膠粘結鋼板厚度不應大于10mm,且應按照外粘型鋼加固法的焊接節(jié)點構造進行設計。當加固受彎構件粘貼---一層鋼板時,相鄰兩層鋼板的截斷位置應錯開不小于300mm,并在截斷處外設u型箍或橫向壓條進行錨固。
采用灌鋼加固時,在材料方面應優(yōu)先選用厚度不小于5mm的角鋼,且角鋼邊長對于所加固的梁和桁架不應小于50mm,對于混凝土柱則不應小于75mm,同時需要沿梁、柱軸線方向每隔一定距離用扁鋼制作箍板或綴板與角鋼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在粘貼角鋼之前,應將所加固構件截面進行打磨成半徑大于7mm的角鋼,同時注膠應在型鋼構架焊接完成之后進行,注膠膠縫應控制在3-5mm,局部允許長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膠縫,但其位置不得出現(xiàn)在角鋼端部600mm方位之內。
施工工藝
粘鋼加固:
粘貼面處理 *** 加壓固定及卸荷系統(tǒng)準備(根據(jù)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卸荷步驟有時省去) *** 膠粘劑配制 *** 涂膠和粘貼 *** 固化、卸加壓固定系統(tǒng) *** 檢驗 *** 防腐處理。
灌鋼加固:
定位放線***鉆孔***清孔***砼打磨***鋼板裁剪***鋼板打磨與鉆孔***固定鋼板*** 留排氣孔 *** 周邊密封*** 灌注膠灌注***膠液固化***檢查與工程驗收***防腐處理。
一個工程往往加固方法很多,不應簡單區(qū)別為哪幾種加固方法,或不分情況胡亂使用,只有靈活使用,真正做到合理、經(jīng)濟、適用,才能發(fā)揮它們的價值。以上就是小q對粘鋼加固與灌鋼加固不同之處的介紹,希望大家在看完后,可以---地了解。
粘鋼加固出現(xiàn)空鼓,只需記住這兩點就夠了結構加固,已漸漸被越來越多的病害結構所采用。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越來越多的建筑物由于環(huán)境改變、荷載增加導致耐久性下降、承載力降低,深圳鋼結構,影響結構使用安全而急需加固處理。結構加固中,粘貼鋼板、碳纖維復合材具有強度高、對原結構擾動小的特點,已逐漸成為主流的加固方式。
1、粘鋼加固空鼓的危害
鋼板與基材間出現(xiàn)空鼓,必然會導致二者間膠層的不連續(xù)。鋼板與基材通過粘鋼膠的作用共同受力工作,膠層的缺失會破壞膠層間的應力傳遞,空鼓附近膠層會形成應力集中,隨著荷載的增加易在應力集中附近發(fā)生剝離破壞。雖然空鼓可用鉆孔注射法修復,但鋼板鉆孔會進一步破壞鋼板整體性,減小鋼板截面面積,削弱鋼板承載力。
2、避免空鼓的措施
空鼓的出現(xiàn)會對粘鋼加固造成不利影響,應在粘貼鋼板的過程中采取措施避免。首先,可以從施工角度---粘鋼膠能夠形成均勻的膠層。鋼板粘貼在梁底、板底等平面位置時,應---涂抹的膠層中間厚邊緣。辉谥、墻等構件上采用豎向粘貼的形式時,應---膠層上厚下薄。這兩種粘貼方式能夠---鋼板在后期施加固化應力的過程中,膠體能夠形成均勻的厚度,減少空鼓出現(xiàn)的可能。
粘鋼加固中的用膠量不足也會導致空鼓的出現(xiàn)。規(guī)范中要求粘鋼加固粘貼后的膠層平均厚度為2mm-3mm,如果不考慮損耗,理論上每平米鋼板用膠量為1×0.003=0.003立方米,那么是否意味著每平方米鋼板用0.003立方米的粘鋼膠就能滿足需求呢?
事實上并非如此,在規(guī)范中提到的厚度,是對鋼板施加固化壓力后的膠層厚度。膠層在受到固化壓力的作用下,會發(fā)生壓縮,若未施加固化壓力,粘鋼板加固,僅靠人工涂抹,膠層很容易出現(xiàn)薄厚不均的情況,膠層過薄易導致空鼓產(chǎn)生。因此實際施工時,應在涂抹膠層的過程中適當增加膠層的厚度,以---在施加固化壓力時膠層厚度平均且連續(xù),避免空鼓的出現(xiàn)。
3、選材建議
由此可見,膠層的厚度,對粘鋼加固的存在直接關聯(lián)。然而,膠層厚度的增加,勢必會對成本有一定的影響,合理控制厚度、減少成本將成為新的考慮方向。我們可以從避免材料浪費與采用密度低、輕的粘鋼膠的角度來節(jié)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