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品種桃苗栽植密度過大、樹體結構差亂、主枝數(shù)量多的果園,果園通風透光條件較差,應進行果園整體樹體改造。隔株間伐。對于過密的桃園,株行間骨干枝---交叉,原則上對株行距3米×3米、6年生以上的桃園隔株間伐,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從---上解決果園郁閉問題。2種樹形。對于4米×4米和3米×5米的桃園,可采取2種樹形,新品種桃苗現(xiàn)貨批發(fā),即一株用3或4個主枝,鄰株用2個主枝。株和臨時株。對于3米×4米和2米×6米的桃園,5年生以下,采取確定株和臨時株。對臨時株進行控制,為株讓路,適時間伐。
新品種桃苗主枝調整。大主枝數(shù)量每畝保留100~200個。原則上,主枝腰部之間要保持2米間距,生產中至少不少于1.5米。先疏除直立的、重疊的、---影響光照的骨干枝,然后疏除病弱的和過低的骨干枝。在1年內,疏除的骨干枝數(shù)量不能超過現(xiàn)有數(shù)量的1/3。主枝回縮換頭。對于過高的主枝(3米以上),如果樹體上部具有粗度達到著生處主枝粗度1/3、長果枝數(shù)量10個以上的健壯大型枝組(背下或兩側均可),那么可在該枝組處落頭;如果樹體中部具有粗度達到著生處主枝粗度1/3、長果枝數(shù)量25以上的健壯側枝,那么也可在該側枝處落頭。
新品種桃苗流膠病有病害因素和非病害因素。桃樹干腐病、腐爛病、病、瘡痂病、穿孔病都會引起桃樹流膠,而且大多數(shù)情況都是幾種病害混合發(fā)生,加大了用藥難度。很多農戶選擇一種或者相似的兩種---并不能完全---桃樹流膠病。
非病害因素主要是傷口、凍害等因素引起的,無論是蟲害造成的傷口例如桃小食心蟲造成果流膠還是機械傷口都會導致流膠產生。其實,新品種桃苗,傷口造成的流膠也是因為傷口病害引起的流膠,所以無論是病害因素引起的流膠還是機械損傷造成的流膠都需要及時---。
---新品種桃苗不及時、---方法不當、用藥不對路。樹不能動,天氣我們管不了。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行動去做好桃樹流膠病的---。
新品種桃苗流膠病原因就是---不及時。桃樹出現(xiàn)傷口害蟲傷口、病害傷口、修剪傷口就要及時用藥預防。流膠病剛發(fā)生的時候就應該及時用藥---,避免大面積傳播。舉個例子,樹干上有一塊很小的流膠,沒有處理。遇上暴雨天氣可能就會侵染一大片。
---方法不當,流膠病已經發(fā)生后,不能只做藥劑處理。樹體分泌物和病害混合后形成的膠狀物是很難滲透進藥劑的。很多農戶認為有病打藥就好,但是藥劑---滲透不到根部,白白浪費時間、浪費藥、浪費錢。 由于新品種桃苗屬于喜光樹種,光照不足會使枝條生長細弱,或徒長早衰,花芽少,不充實,果實著色---,品質下降,因而傳統(tǒng)時多以自然開心形為主,實行單層葉幕結果,結果平面化,以---內膛成花,提高果實品質。傳統(tǒng)修剪時,由于實行平面結果,樹體結構較復雜,一般在主干上培養(yǎng)主枝,主枝上培養(yǎng)側枝,側枝上著生結果枝組,結果枝組上留結果枝,級次達4級之多。
在新品種桃苗結果枝更新方面,傳統(tǒng)的修剪方法多側重雙枝更新,一般常將下部的1個結果枝重短截,德州新品種桃苗,保留2~3個芽作預備枝,上部1個結果枝長放,用于當年結果;來年將結果后的枝剪除,預備枝上發(fā)出的新梢,長留1個中上部的作結果枝,另一個重短截成預備枝,以此類推,新品種桃苗基地,以保持壯枝結果。
首先是構建新品種桃苗樹體結構,即問題、盡快培養(yǎng)成---樹體結構,---豐產、穩(wěn)產,其次是枝組配置問題;接下來是結果枝的更新;四是調近代樹勢,使整樹各主枝間、各枝組間保持平衡穩(wěn)定、健壯,然后是調控光照,清理過密擠的果枝、衰弱枝、徒長枝等,回縮過遠枝,打開行間和株間光照,后是剪除病傷枝、蟲枝。
|